後站商圈人本環境暨整體風貌型塑先期規劃
--
一、計畫緣起
本府自104年起推動西區門戶計畫,從忠孝橋引橋拆除開始,歷經4年努力在車站核心區已有成階段性成果,包含臺北行旅廣場、北門景觀廣場、三井記憶倉庫及忠孝西路永久路型等各項工程緊密完成,皆有亮眼成績。
隨著C1/D1聯合開發案的重啟,本府107年業已展開人本環境串聯等規劃評估作業,向北將延伸至大同區建成圓環及迪化街區、向南則至延平南路、中山堂及沅凌街等,本案將在尊重既有都市紋理及產業型態之前提下,提出串連周邊人本環境改善策略,都市更新後之產業型態、都市設計準則及TOD運用等規劃,以期進一步帶動及活絡周邊舊城區之商業活動,進而提升產業發展。
--
二、計畫範圍

三、工作內容
(一) 延續西區門戶計畫規劃願景,型塑舊城區人本環境整體風貌。
(二) 配合既有都市紋理,提出都市設計準則及更新再造後未來都市藍圖,以建構舒適優質人本環境,提升整體環境品質。
(三) 提出懷舊廣場及太原路人本環境短、中長期規劃策略。
--
四、短期規劃構想
(一) 懷舊廣場
1. 減少治安死角,增加廣場能見度。
2. 增加廣場綠覆率及基地保水量,以提升舒適之停等休憩空間。
3. 既有車廂移除,增加活動及林蔭休憩空間

(二) 太原路人本環境
太原路汽、機車及裝卸停車數量維持,位置適度調整,並整合街道公有設施物(如變電箱、電信箱等),以增加人行通行順暢。

五、長期規劃構想
(一) 懷舊廣場
1. 中長期擬以立體連通串聯兩側廣場周邊、美化車道牆面及打造亮點Y13之出入口,優化無障礙環境。
2. 立體連通部分保留未來與C1、D1 須銜接之可行性。

(二) 太原路人本環境
打造暢通太原路全段190M (廣場至長安西路)舒適人本環境,包含人行道拓寬,增設喬灌木、整合公共設施設備、綠美化等。
